聖經註釋 05-06月

89.05.07

羊棧(Sheepfold)

是夜間牧童聚集和保護羊群的地方,在聖地至今猶見,其形式呈方形或圓形,牆高一公尺強,使野獸和盜賊不能隨意進入,夜間有牧童守夜看羊。耶穌自比牧童,他的教會是群羊聚集的羊棧(若一○章)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5.14

火(Fire)

火對人生是不可或缺的東西。以民很古以來就有安息日不得生火煮食的禁令(出三五3)。因為生火頗費人力,故大都留下火種(創二二6撒下一四7)。窮人大都用樹枝、牛糞甚至人糞來生火(列上一七12箴二六20等)。放火焚燒莊園是法律所嚴禁的(出二二5助二○14),但對敵人卻是報復的正當行為(申一三17助二○48耶二九10)。

火在祭禮上也很重要(助一7四12列上一八28耶九24等)。它是天主威嚴顯示的象徵(創一五17出三2一九18),是天主的火舌(即閃電,詠二九7一○四4),也是上主義怒的表現(詠七九5八3)。

在新約中多與末世的懲罰相連(瑪三10~12五22七19等);是聖神洗淨人靈的象徵(瑪三11路一二49),也有懲罰的意思(格前三13伯前一7等)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5.21

揀選,召選(Election)

以民確知自己是天主特別召選的子民(申一四2),所以它不論在宗教或政治上具有頗大的保障(米四5)。由以民的歷史上我們可清楚地看到這個揀選的存在,例如聖祖之被召(創一二1~3耶一一5則二八25),出離埃及等(出一九5,6申五2)。天主的召選不只是針對全民族的行為,而亦有個人的召選,例如梅瑟和亞郎(戶一七20~23德四五1~4),國王等(撒上一○10~24);召選出於天主絕對的自由意志。

在新約中召選是天主旨意的表達(瑪二○23羅九11,15),是上主仁慈的表現(羅九16),亦是恩寵的表現(羅一一29)。上主的召選多次亦有末世論的意義(瑪二11羅八33~37)。教友必須努力行善以堅定自己的蒙召(伯後一10哥三12)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5.21

愛;愛情(Love)

天主與以民建立了盟約,而這盟約的基礎就是天主對以民的愛;這是幾乎一切的先知所極力強調的。但是天主的愛情也施恩德予眾生靈身上,他是人類的大父。

新約清楚地指明,一切的愛皆來自天主,天主先愛了人,天主本身就是愛(若壹四16)。這個愛使人分享天主的本性以及得知耶穌基督的啟示(羅五5若一四21)。我們對天主的愛不外就是知恩的表現(若壹四10,11)。

聖經教導的中心點就是耶穌所立的愛天主及愛人的雙重命令(瑪二二38~40)。這個愛德的使命其實早已見於舊約之中(申五6助一九18)。保祿稱愛就是法律的圓滿(羅一三8)。保祿特別強調愛德的重要性,他在格前第十三章,寫了一篇讚揚愛德的絕妙好辭,堪稱為「愛德的雅歌」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5.28

耶穌升天(Ascension of Jesus)

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件大事。是路加給我們在宗一4~12作了頗為詳盡的敘述:耶穌復活後多次顯現給門徒,其後在第四十天,將門徒聚集在橄欖山上,當著眾人的面他被舉升天,有雲彩接了他去。然後有兩位天使下來向那些目瞪口呆的人群報告,他將再度乘雲降來。自此開此了教會的時代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6.04

猶太人 (Jews)

這個名稱最初是指南國的猶大居民而言(列下二五25);有時亦指猶太區的百姓而言(厄下三35),尤其是自巴比倫充軍之後,這個名詞取代了向來所用的以色列人。「猶太人」不但是指有同一血統的民族,而也在指同屬一個文化和宗教的百姓。好似最初利用這個名稱並不是猶太人自己,而是非猶太人的外邦百姓,來牽強附會地加在他們身上。猶太人自己樂意用以色列這個名稱,因為它使人憶起,他們是天主特選的子民。這個名稱的不同用法直至耶穌的時代仍然如此,這一點我們可以在谷一五2及32可以清楚地看到。

若望似乎在用「猶太人」這個名詞來指示耶穌的敵對者,即那些不信和擯棄耶穌的人(若二6五16一八36)。由此看來這個名稱,自始就不是一個尊重性的名稱。這種古代遺留下來的反感,很容易進入了西歐諸國的文化和宗教,人們幾時提到「猶太人」,會不期然地有一種反感鄙視的心理。這種心理直至我們的時代,仍然未完全消失。

公元前五三六年自巴比倫回國的猶太人,曾經勵精圖治,且獲得了部份的自由獨立。但是在希臘文化運動的壓迫之下,猶太人已是走投無路,於是瑪加伯兄弟起而倡導愛國護教戰爭,免得全民族遭受滅亡之禍。希臘施予的壓迫過去之後,又有羅馬勢力的干預,雖然在大黑落德時代猶太人獲得了相當的自由,但終究是羅馬的屬民。猶太人數次起義抗暴,皆無濟無事,最後一次革命事件竟使全國人民解體,時在公元七○年。自此猶太人分散天下,無家可歸。過的是寄人籬下的悲慘生活,達兩千年之久。於公元一九四八年,才在自己原來部份的國土上,建立了以色列共和國。

猶太人既然自七○年分散天下,何時來到我國居住呢?雖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一而足,我們可以肯定地說,在宋朝時代(九六○∼一二七八),約有七十戶猶太人居住在我國河南的開封。他們大都來自波斯,但這批今已完全被我國高度的文化吸收同化了。真正大批進入我國的猶太移民,是本世紀的事,即是西歐一九三三∼一九四○迫猶事件開始,走投無路的猶太人,才有兩萬八千人左右前來我國的各大城市居住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6.11

門徒(Disciple)

門徒這個名詞主要見於新約,它的意義頗為廣泛:

(一) 從師受教的人(瑪一○24路六40)。

(二) 接受某人的道理,並按照道理而生活的人(瑪二二16谷二18)。

(三) 狹義地說來是指耶穌的跟隨者,尤其是那十二位門徒(瑪一○1二八16);此外還有大批的追隨者(谷二15路七11)。路一○1~7特別提及那七十二位門徒。

(四) 宗徒大事錄所說的門徒,大都是指那些回頭進教信奉耶穌的人而言,就是現在天主教所稱的教友(宗六1九19),耶督所說的「平信徒」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6.18

橄欖山(Mount of Olives)

位於耶京之東,由北而南行的山,海拔八百公尺,共有三個山頭。山頂有突爾村,耶穌升天處,及厄助敖納大堂;山之東麓有貝特法革(谷一一1路一九29),西麓有耶穌哭耶京處革責瑪尼山園。

達味在這一山頂上祭獻過天主(撒下一五32),哭泣著赤足走過此山頭,以逃避阿貝沙隆的追捕(撒下一五20)。在此山南部的山頭上撒羅滿為其外教妻妾修蓋邪神殿宇,後被約史雅所毀壞(列下二三13)。耶穌也是前往伯達尼和耶里哥的必經之地(瑪二一1谷一一1路一九29);在這個山上的一個山洞中耶穌教過門徒「天主經」(路二一37瑪二四3二六30)。至今仍有不少宗教的地點在此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


89.06.25

會堂(Synagogue)

這個希臘名詞有「集會」、「聚會」的意思,漸漸成了一個專指誦經、祈禱、聽講的地方的術語,在聖經上屢見不鮮。自公元五八六年聖殿被破壞,以民被充軍之後,舉行祭祀已事非可能。同樣這種祭祀的行動在散居外邦的猶太人中亦成了夢想;這對猶太人是心理和精神上的莫大損失。於是為了彌補這莫大的遺憾,人們開始在各處修建了會堂,作為舉行上述宗教儀式的地點。在耶穌的時代這種會堂已可工到處可見,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區,就連耶京也修建起來了會堂 。這些會堂的修建大都有各個不同的團體,自行負責,例如「自由人的會堂」(宗六9)。這些遍佈各處的會堂成了支持猶太主義的中心,使猶太人不致於完全數典忘祖,放棄自己民族固有的宗教傳統。它們在教會初期亦成了宗徒們傳教的對象和出發點,尤其聖保祿更是如此(宗一三14見谷一39路四16~21)。甚至於我們可以說沒有這些會堂的存在,教會初期的傳教工作,將不知從何處著手呢?如此一來這些會堂中的猶太人成了首沾福音恩惠的人,可惜他們沒有善加利用時機,接受天主的喜訊(瑪一○6)。

[回到每週讀經]   [回到聖經註釋]